在去年的亚俱杯和今年的亚俱杯上泸深投,中国女篮的省队展现出了强劲实力。四川女篮与广东女篮连续两年击败了日本俱乐部冠军队。其中,2025年的亚俱杯上,郑薇执教的广东女篮更是以28分的巨大优势战胜了日本队。然而,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中国女篮国家队在对阵日本队时却三次落败。广东女篮与四川女篮的成功,也让外界开始反思国家队接连失利的真正原因。
一、广东女篮的亚俱杯征程
北京时间9月28日晚,广东女篮在亚俱杯决赛中迎战日本冠军球队富士通洪浪队。这场比赛堪称一场战术与执行力的完美展示。首节双方你来我往,广东女篮仅以18:16领先两分。进入第二节后,郑薇教练果断调整战术,球队打出一波23:11的攻势高潮,彻底掌控了比赛节奏。
展开剩余77%此役中,杨舒予成为广东队的制胜关键。她全场13投8中,砍下23分,并贡献两次抢断与一次封盖,攻防两端均表现出色。更为亮眼的是,广东女篮展现了高度的团队配合,全队共有五名球员得分上双。郑薇的“全员皆兵”体系让每位球员都能在团队中找到角色,不再依赖单一球星,而是通过整体协作提升球队上限。
二、四川女篮的“双塔”优势
在去年的亚俱杯上,四川女篮凭借坎贝奇与韩旭的“双塔”组合称霸内线,再加上李梦、王思雨等国家队核心坐镇,以及高颂、王雪朦等经验丰富的老将,球队整体实力雄厚。面对日本队,韩旭在内线的压制力、王思雨的组织突破以及李梦的攻防表现,共同成为四川女篮取胜的关键。可以说,四川女篮用实力证明了中国女篮在亚洲范围内的统治力。
三、郑薇与宫鲁鸣——两种执教思路的对比
广东女篮的成功,离不开郑薇教练的精准部署。她赛前深入研究对手战术,在比赛中灵活调整阵容,坚持团队篮球理念,充分调动每位球员的积极性。郑薇强调轮换使用12人,不让任何一名队员成为“旁观者”,她的战术体系强调“人人能战、人人出力”。
相比之下,宫鲁鸣执教的国家队则面临阵容调整与磨合的挑战。接手球队后,他主张大刀阔斧推进“新老交替”,让年轻球员成为主力,并启用了18岁的中锋张子宇,尝试与韩旭搭档“双塔”阵型,以弥补老将李梦、王思雨缺阵的空缺。然而,年轻球员经验不足,配合尚未成熟,效果并不理想。
在亚洲杯总结会上,68岁的宫鲁鸣坦言,中国女篮的阵容更新必须尽快完成,并计划在2026年前全面完成换血。他还推出了为期两个月的高强度集训计划,并通过与西班牙尤文图特女篮的热身赛来锻炼队伍。同时,他坚持实施“万次投篮计划”,希望通过大量训练挖掘新生力量。
四、结语
从郑薇的“团队篮球”到宫鲁鸣的“青年计划”,两位教练的理念各有侧重。前者注重整体协作与临场应变,后者着眼于未来建设与年轻化培养。如何在短期内兼顾成绩与长远发展,是摆在中国女篮面前的现实课题。
那么,在68岁宫鲁鸣的带领下,明年的女篮世界杯,中国队能否重拾信心、再度登顶?这无疑是所有球迷最期待的答案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大圣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